社会地位引起厨房的萌芽

  18世纪以前,明火加热是烧饭的唯一方法,当时炉灶壁炉等建筑特点就反映了这一点。

  中世纪之前,西方人的家里只会生一个明火火种,但是这一个明火火种却有两个作用:烧饭和取暖,厨房与起居室是联为一体的,在烹饪时,房间内部全是烟雾,卫生条件非常差(类似以前我国北方农村里厨房和火炕)。这种厨房设计方式非常危险,常常引发火灾,将整个城镇烧成灰烬。

  中世纪后期,中上层人士逐渐开始将做饭的明火分离出去,而用瓦片做成的炉子取暖。烹饪与进餐和休息的场所开始逐渐分离,远离了烟尘和火灾的危险,这逐渐发展成一种生活习惯和风格,成了文明程度的代名词。

  并且,当时的西方的中上层人士认为,在各种家务中,亲自烹饪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,家庭主妇如果可以不接触脏乱的厨房,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地位的体现。享受社会特权的贵族更是觉得烹调与其身份地位不相吻合,于是将厨房单独放到了地下室,让仆人们在那里工作。这一点和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致的。

  烹饪区与居住区的分离缘起于体现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家庭中的地位,但是客观上,烹饪地和休息场所的分离使得厨房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出现了,厨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庭的独立空间。

  由此开始,厨房真正的雏形开始出现,为后世厨房的发展和进步做了一个坚实的铺垫。